
根據國家安全監管總局《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工作規范》的要求,現將《寧夏宏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年產高耐曬牢度、高耐氣候牢度、酞菁類高檔有機顏料13500噸,耐曬紫23系列高檔有機顏料1000噸,自產原材料7568噸項目(一期項目)職業病危害預評價報告信息公示》相關信息公示如下:
一、建設單位名稱、地理位置及聯系人
建設單位:寧夏宏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地理位置:寧夏石嘴山市
聯系人:王忠國
二、項目名稱及簡介
建設項目名稱:年產高耐曬牢度、高耐氣候牢度、酞菁類高檔有機顏料13500噸,耐曬紫23系列高檔有機顏料1000噸,自產原材料7568噸項目(一期項目)
本項目建設地點:位于寧夏精細化工基地精細化工產業區內,地處二期規劃區緯一路以南、精細化工南路延伸段以西工業用地上。項目區北側隔緯一路為寧夏三豐化工有限公司規劃用地;西側、南側、東側為寧夏精細化工基地規劃用地;西南方向距寧夏大唐國際平羅火電項目區(在建)約880m。
建設規模:年產耐曬紫23系列高檔有機顏料1000t、酞菁類高檔有機顏料9500t、自產原材料6050t。
三、項目組成及工程內容:
本項目總建筑面積55051.83m2,建、構筑物占地面積32160.68m2,主要建設內容包括:1000t/a耐曬紫23系列有機顏料、4500t/a酞菁藍β-R、2000t/a酞菁藍B-RH(15:0)、1000t/a酞菁藍BGS-RZ(15:3)、2000t/a酞菁綠G/酞菁綠R等高檔有機顏料生產工藝系統;1500t/a氯化亞銅、4000t/a三氯化鋁、550t/a四氯苯醌等自產原材料生產系統;以及配套的輔助生產設施、公用工程、儲運工程等。
本擬建項目主要工程具體內容見下表。
本項目工程組成一覽表
類別 |
項目 |
項目建設內容 |
備注 |
主體工程 |
耐曬紫產品生產系統 |
建設耐曬紫23系列高檔有機顏料粗品生產車間1座,按照生產工藝流程布設烷基化、硝化、還原、縮合/閉環、洗滌/烘干等五個生產單元;主要反應原理及流程為:亞氨基二亞苯與溴乙烷烷基化后,再經硝化、還原,然后與四氯苯醌、苯磺酰氯經過催化縮合、閉環反應,最后經打漿、濾洗得耐曬紫23系列有機顏料粗品。 耐曬紫粗品車間主要工藝設備包括:烷基化釜、配酸釜、硝化釜、濃縮釜、結晶釜、加氫溶解釜、縮合釜、閉環釜,以及各種型號的冷凝器、離心機、壓濾機、干燥機、真空泵、廢氣吸收裝置。 |
新建 耐曬紫23系列有機顏料產能1000t/a |
建設耐曬紫23系列高檔有機顏料精品生產車間1座,主要采用研磨法、捏合法、活化回流法三套生產系統對耐曬紫顏料粗品進行精制,各套系統設計產能分別為研磨法650t/a、捏合法200t/a、活化回流法150t/a。 耐曬紫精品車間主要工藝設備包括:球磨機、受料鍋、打漿鍋、酸煮鍋、研磨機、捏合機、振動篩、回流裝置、粉碎裝置、干燥裝置等。 | |||
配套甲醇制氫裝置1套,位于耐曬紫粗品車間北側,設計規模為60Nm3/h,主要為耐曬紫23粗品車間還原工序提供氫氣。制氫系統采用甲醇水蒸汽轉化制氫技術,通過變壓吸附提純氫氣,產品氫氣純度99.99%,裝置區主要設備為反應器、汽化器、變壓吸附凈化器、氫壓機、儲氣罐、換熱器等。 甲醇制氫裝置區配套脫鹽水系統1套,設計最大產水量2m3/h,采用RO反滲透技術,原水利用率67%左右,主要設備為反滲透設備、純水池、純水泵等。 | |||
酞菁藍產品生產系統 |
建設酞菁藍類高檔有機顏料生產車間1座,主要布設酞菁藍β-R、酞菁藍B-RH、酞菁藍BGS-RZ生產系統各1套,各生產系統設計產能分別為酞菁藍β-R4500t/a、酞菁藍B-RH2000t/a、酞菁藍BGS-RZ1000t/a。 其中酞菁藍β-R設計產能為4500t/a,主要由苯酐、尿素、氯化亞銅、鉬酸銨在烷基苯溶劑中反應形成,生產過程主要包括催化、真空脫溶、水煮、漂洗、壓濾、干燥、粉碎、尾氣吸收等工序;酞菁藍B-RH(15:0)設計產能為2000t/a,由酞菁藍β- R通過研磨活化、酸脹、酸煮、堿處理等工序而成;酞菁藍BGS-RZ(15:3)設計產能為1000t/a,由酞菁藍β- R通過研磨活化、溶劑回流(正丁醇)、酸煮、堿煮等工序而成。 酞菁藍類有機顏料生產車間內主要工藝設備為:催化釜、溶劑回流系統、儲存釜、酸脹釜、酸反應釜、堿反應釜、大研磨機、壓濾機、粉碎裝置、干燥裝置、尾氣吸收裝置等。 |
新建 酞菁藍顏料產能7500t/a | |
酞菁綠產品生產系統 |
建設酞菁綠生產車間1座,車間內布設酞菁綠G/酞菁綠R生產系統各1套。酞菁綠G/ 酞菁綠R兩種產品僅存在色相差異(分別以酞菁藍β-G和酞菁藍β-R入料),但反應原理一致,設計產能均為1000t/a。酞菁綠G/酞菁綠R生產原理及過程如下:將一定比例的酞菁藍β-G(或酞菁藍β-R)、氯化亞銅(催化劑)、三氯化鋁、氯化鈉投入氯代釜中,升溫至180~220℃,進行催化氯代反應;再將反應產物稀釋至水中,然后過濾,濾液用于回收鋁鹽,產出結晶氯化鋁和聚合氯化鋁;濾餅經溶劑回流,回收溶劑鄰二氯苯套用,然后對濾餅進行打漿、壓濾、水洗,最終干燥、粉碎得酞菁綠G / 酞菁綠R成品。 酞菁綠類有機顏料生產系統主要生產設備包括:催化反應釜(立釜)、酸脹釜、酸煮釜、焙料釜、蒸餾罐、打漿釜、壓濾機、粉碎裝置、干燥裝置、尾氣吸收裝置等。 |
新建 酞菁綠顏料產能2000t/a | |
氯化亞銅生產系統 |
本項目設計年產氯化亞銅1500t,采用“基于干燒法的工業氯化亞銅”生產工藝,該工藝技術主要將銅在氯化反應器中加熱熔融并通入干燥的氯氣,生成氣態氯化亞銅;熔融的氯化亞銅再經冷卻、結晶,最終得成品粉末。氯化亞銅生產工藝屬于無機鹽生產工藝,反應機理簡單,產品純度較高。 氯化亞銅生產系統位于酞菁綠生產車間內,主要為配合酞菁藍β-R生產系統原料需求而建,生產設備為:氯化反應器、結晶罐、氯氣緩沖罐、尾氣吸收裝置等。 |
新建 產能1500t/a | |
三氯化鋁生產系統 |
本項目設計年產三氯化鋁4000t/a。三氯化鋁為鋁錠直接氯化而成,即將氯氣用導管導入鋁液層下,由于反應是放熱反應,使鋁錠不斷融化,控制鋁液保持一定液位和氯氣發生反應,生產三氯化鋁氣體,在一定溫度下固化析出,得三氯化鋁成品。 三氯化鋁生產系統位于酞菁綠生產車間內,為配合酞菁綠G/酞菁綠R生產系統原料需求而建,主要設備包括:氯化反應爐、捕集器、氯氣緩沖罐、尾氣吸收裝置等。 |
新建 產能4000t/a | |
四氯苯醌生產系統 |
本項目建設四氯苯醌生產車間1座,設計產能550t/a,為耐曬紫23系列有機顏料生產系統縮合、閉環工序提供基礎原料。車間內主要設備包括:搪玻璃反應釜、歇濾池、脫水機、鹽酸吸收塔、次氯酸鈉吸收池、冷凝器等。 |
新建 產能550t/a | |
儲運工程 |
倉庫 |
廠區內建設甲類倉庫1座,建筑面積762.60m2,位于廠區東側,主要用于廠內危險化學品原輔材料的貯存。甲類倉庫中各種化工原料及助劑分別放置、分類貯存;液態原料及部分液態副產物在儲罐區存放。 廠區內建設丙類倉庫1座,建筑面積1264.85m2,主要用于有機顏料產品及部分固態副產物的暫存; 廠區內建設固廢倉庫1座,建筑面積762.60m2,主要用于各生產系統固體廢物的暫存;固廢倉庫內設置危廢暫存間1座,面積約650m2,主要用于項目生產運營期間產生的各類危險廢物的暫存,危廢暫存間內設置分類收集設施,并進行基礎防滲處理,根據《危險廢物儲存污染控制標準》(GB18597-2001)及2013年修改單要求:防滲層為至少1m厚黏土層(滲透系數≤10-7cm/s)或2mm厚度高密度聚乙烯,或至少2mm厚的其他人工材料,滲透系數≤10-10cm/s。 |
新建 |
儲罐區 |
本項目儲罐區建筑面積為643.08m3,共設置各類儲罐16座,主要儲存硫酸、鹽酸、硝酸、液堿、鄰二氯苯、烷基苯、甲醇、正丁醇、三乙胺、氯苯、氨水、次氯酸鈉溶液等液態原料及副產。根據設計要求,各儲罐均按照“單罐單圍”原則,分別設置安全圍堰。 |
新建 | |
物料運輸 |
本項目所有轉出、轉入物料均采用公路運輸方式,以汽車運輸為主。 |
新建 | |
輔助工程 |
導熱油爐 及噴霧干燥系統 |
建設導熱油爐及噴霧干燥車間1座,本項目各有機顏料生產系統產品烘干工序均由車間內的1臺400萬大卡的燃氣(天然氣)導熱油爐提供熱源;另外,耐曬紫精制系統(研磨法)回收無水氯化鈣、耐曬紫精制系統(捏合法)鹽析工序回收鹽、酞菁綠生產系統尾氣治理過程中回收無水氯化鈣均由該車間內的1套噴霧干燥設備完成。 |
新建 |
甲醇制氫系統 |
本次計劃在耐曬紫粗品車間北側配套制氫裝置一套,設計規模60Nm3/h。本裝置采用的是甲醇水蒸汽轉化制氫技術,通過變壓吸附分離(PSA)的方法生產純氫,產品氫氣純度可達到99.99%。 |
新建 | |
維修車間 |
機修間為鋼筋混凝土排架結構,基礎為鋼筋混凝土獨立柱基礎,內置電焊機、打磨機等 |
新建 | |
化驗室 |
廠區內配套建設化驗室1座,主要負責本項目的生產原料、輔助材料、產品、副產品、排放物以及各工藝裝置生產過程中的各種物料和參數進行生產控制分析和質量檢測,并承擔標準溶液的配制標定及蒸餾水制備,負責化驗儀器的校正和維修; |
新建 | |
控制中心 |
建設控制中心1座,主要布設整個廠區的自控系統。 |
新建 | |
循環水系統 |
廠內建設循環水系統1套,配套建設逆流式玻璃鋼冷卻塔1座,設計循環水量1100m3/h。循環水系統補水量按循環水量的1.5%計,最大補水量約為16.5m3/h,由廠區生產給水系統提供,回水采用余壓上塔。 循環水系統工藝設計參數:循環給水溫度30℃,循環給水壓力0.45MPa(G);循環回水溫度40℃,循環回水壓力0.25 Mpa(G)。循環冷卻水給水經泵加壓后沿枝狀管道送至各裝置循環水用水點。 |
新建 | |
污水處理站 |
本次配套建設污水處理站1座,位于廠區南側,占地面積11273.10m2,對廠區各類廢水進行分質分類處理。其中高鹽廢水通過蒸發進行脫鹽,設置兩套蒸發析鹽裝置,單套處理能力為15t/d;高氯苯類廢水通過樹脂進行吸附脫除氯苯,考慮單獨處理回收氯苯、鄰二氯苯,設置2套獨立的樹脂裝置,處理規模分別為30t/d,20t/d;難降解有機廢水采用“鐵炭微電解+Fenton氧化+中和混凝沉淀”組合工藝,設計處理規模為300t/d;生化處理單元采用“綜合調節+UASB+ A2/O2”組合工藝,設計處理能力為1000t/d;末端強化工藝采用“混凝沉淀+次氯酸鈉氧化”工藝,處理規模1000t/d。經預處理+生化處理+末端處理后的廢水中各污染因子排放濃度均低于《寧夏精細化工基地污水處理廠關于污水管網支管接管的要求》(石嘴山博華水務發〔2017〕01號),滿足寧夏精細化工基地污水處理廠接管要求。 |
新建 | |
供電系統 |
本項目年用電量4637萬kw·h,電源接自寧夏精細化工基地電網。公司配備變壓器1臺,由變壓器與低壓開關柜組合安裝組成低壓供電系統。 |
新建 | |
供熱供暖 |
本項目各生產工藝裝置所需蒸汽總量為15.55t/h,主要用作各生產裝置介質熱源,以及生產裝置和管路系統工藝伴熱,全部由項目區西南側約880m處的大唐熱電項目提供。 |
新建 | |
氮氣及壓縮空氣供給 |
本項目氮氣、壓縮空氣需求量分別為100Nm3/h、300Nm3/h左右。全部由廠區內配套建設的空氮站提供??盏疚挥谥茪溲b置區西側,內設設兩套PSA制氮裝置,每套裝置規模200Nm3/h,可保證項目氮氣、儀表空氣需求。 |
新建 | |
公用 工程 |
綜合辦公樓 |
本項目綜合辦公樓位于廠區東北角,建筑面積3308.70m2。綜合樓內主要設置設辦公區、職工活動中心、職工餐廳、職工宿舍等辦公、生活場所。 |
新建 |
研發中心 |
廠區內建設研發中心1座,位于綜合辦公樓南側,建筑面積3308.70m2。 | ||
消防 |
消防水站內設1座容積為1650m3(20m*15m*5.5m)的消防水池,可滿足本項目消防用水需求;整個廠區設置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與中控室聯網管控。 |
新建 | |
通信 |
擬設置下列電信設施:行政管理電話、生產調度電話、無線通信系統、生產擴音對講系統、電視監視系統計算機網絡系統和電信外線。 |
新建 |
四、現場調查、專業技術人員名單、時間,企業陪同人
人員分工 |
姓名 |
日期 |
現場 |
馬燕 |
2019.1.22 |
報告書編寫人 |
陳小龍、呂玉琴、牛緒佳 |
2019.2.12 |
企業陪同人 |
王忠國 |
— |
五、建設項目存在的職業病危害因素及職業病危害因素接觸水平
一)項目存在的職業病危害因素
1)主體工程評價單元
(1)耐曬紫產品生產系統評價子單元
①烷基化工段
化學因素:該崗位烷基化反應釜中配置42%的氫氧化鈉溶液,在往釜內的料液加入氯苯時,由于密閉不嚴,有少量物料揮發及遺散,此崗位在工藝過程中可能接觸到氫氧化鈉、氯苯。
物理因素:在烷基化工段工藝過程中崗位工可接觸到由各類機泵運轉及高溫環境而產生的噪聲及高溫。
②硝化工段
化學因素:次此工藝過程中由于設備由于密閉不嚴,有少量物料揮發,此崗位在工藝過程中可能接觸到氫氧化鈉、氯苯。
物理因素:在烷基化工段工藝過程中崗位工可接觸到由各類機泵運轉及高溫環境而產生的噪聲及高溫。
③還原工段
化學因素:在甲醇制氫過程中崗位工可接觸到甲醇危害,在溶解釜內投入鄰二氯苯、硝基物溶解,由于設備由于密閉不嚴,有少量物料揮發,此崗位在工藝過程中可能接觸到鄰二氯苯及上游工藝過程中存在的氫氧化鈉、氯苯。
物理因素:在烷基化工段工藝過程中崗位工可接觸到由各類機泵運
轉及高溫環境而產生的噪聲及高溫。
④縮合、閉環工段
化學因素:該崗位在向脫水釜內加入定量稀釋鄰二氯苯時,可接觸到鄰二氯苯的危害及上游工藝過程中存在的氫氧化鈉、氯苯。
物理因素:在烷基化工段工藝過程中崗位工可接觸到由各類機泵運轉及高溫環境而產生的噪聲及高溫。
⑤洗滌、烘干
化學因素:該崗位濾餅用定量的鄰二氯苯洗滌降溫,可接觸到鄰二氯苯的危害及上游工藝過程中存在的氫氧化鈉、氯苯。
物理因素:在洗滌、烘干工藝過程中崗位工可接觸到由各類機泵運轉及高溫環境而產生的噪聲及高溫。
⑥成品制備
粉塵因素:該崗位在分別使用研磨法、捏合法、活化回流法粗品精制生產過程中及產品包裝時,可接觸到其他粉塵(產品耐曬紫23精品)。
化學因素:該崗位在紙質精品,二甲苯投加時,可接觸到二甲苯危害。
物理因素:設備運轉時產生噪聲。
(2)酞菁藍產品生產系統評價子單元
①酞菁藍β-R產品
A催化反應工序
化學因素:該崗位在原料投加時,可接觸到尿素,在尾氣回收環節可接觸到氨、硫酸(副產品)等。
物理因素:該崗位在催化反應工序過程中崗位工可接觸到各類機泵運轉及高溫環境而產生的噪聲及高溫。
B真空脫溶、水煮工序
化學因素:該崗位可接觸到副反應產生的氨氣危害。
物理因素:該崗位在真空脫溶、水煮工序過程中崗位工可接觸到各類機泵運轉及高溫環境而產生的噪聲及高溫。
C漂洗、干燥、粉碎工序
粉塵因素:該崗位在干燥、粉碎及產品包裝時,可接觸到其他粉塵(產品酞菁藍β-R)。
物理因素:設備運轉時產生噪聲及高溫環境。
②酞菁藍B-RH(15:0)產品
A活化工序
粉塵因素:該崗位在研磨過程中可接觸到其他粉塵(酞菁藍β-R)。
物理因素:設備運轉時產生噪聲及高溫環境。
B酸脹工序
化學因素:該崗位在酸脹時,由于密閉不嚴,有少量物料揮發,可接觸到硫酸危害。
物理因素:設備運轉時產生噪聲及高溫環境。
C酸處理、漂洗工序
化學因素:該崗位在酸處理、漂洗工序時,由于密閉不嚴,有少量物料揮發,可接觸到硫酸危害。
物理因素:設備運轉時產生噪聲及高溫環境。
D堿處理、漂洗工序
化學因素:該崗位在堿處理、漂洗工序時,由于密閉不嚴,有少量物料揮發,可接觸到氫氧化鈉危害。
物理因素:設備運轉時產生噪聲及高溫環境。
E干燥粉碎工序
粉塵因素:該崗位在干燥、粉碎及產品包裝時,可接觸到其他粉塵(產品酞菁藍B-RH(15:0))。
物理因素:設備運轉時產生噪聲及高溫環境。
③酞菁藍BGS-RZ(15:3)產品
A活化工序
粉塵因素:該崗位在研磨過程中可接觸到其他粉塵(酞菁藍β-R)。
物理因素:設備運轉時產生噪聲及高溫環境。
B回流、蒸餾
物理因素:設備運轉時產生噪聲及高溫環境。
C酸煮工序
化學因素:該崗位在酸煮時,由于密閉不嚴,有少量物料揮發,可接觸到硫酸危害。
物理因素:設備運轉時產生噪聲及高溫環境。
D漂洗工序
化學因素:該崗位在加氧化鈣中和時,由于密閉不嚴,有少量物料揮發,可接觸到氧化鈣危害。
物理因素:設備運轉時產生噪聲及高溫環境。
E堿煮工序
該崗位在堿煮時,由于密閉不嚴,有少量物料揮發,可接觸到氫氧化鈉危害。
物理因素:設備運轉時產生噪聲及高溫環境。
F漂洗、干燥、粉碎工序
粉塵因素:該崗位在漂洗、干燥、粉碎過程中可接觸到其他粉塵(產品酞菁藍BGS-RZ(15:3))。
物理因素:設備運轉時產生噪聲。
(3)酞菁綠產品生產系統評價子單元
①酞菁綠G產品
A催化氯代反應工序
化學因素:該崗位在催化氯代反應時,由于密閉不嚴,有少量物料揮發,可接觸到反應產物氯化氫危害。
物理因素:設備運轉時產生噪聲及高溫環境。
B催化工序
化學因素:該崗位在原料投加時,可接觸到尿素,在尾氣回收環節可接觸到氨、硫酸(副產品)等。
物理因素:該崗位在催化反應工序過程中崗位工可接觸到各類機泵運轉及高溫環境而產生的噪聲及高溫。
C水煮工序
物理因素:該崗位在水煮工序過程中崗位工可接觸到各類機泵運轉及高溫環境而產生的噪聲及高溫。
D漂洗、干燥工序
粉塵因素:該崗位在漂洗、干燥、粉碎過程中可接觸到其他粉塵(產品酞菁藍β-G)。
物理因素:設備運轉時產生噪聲。
②酞菁綠R產品
A催化氯代反應工序
化學因素:該崗位在催化氯代反應時,由于密閉不嚴,有少量物料揮發,可接觸到反應產物氯化氫危害。
物理因素:設備運轉時產生噪聲及高溫環境。
B氯化工序
化學因素:該崗位在反應尾氣治理,由于密閉不嚴,有少量物料揮發,可接觸到反應產物氯化氫危害。
物理因素:設備運轉時產生噪聲及高溫環境。
C稀釋、攪拌
物理因素:該崗位在稀釋、攪拌過程中崗位工可接觸到各類機泵運轉產生的噪聲。
D回流、蒸餾
化學因素:該崗位在回流、蒸餾工序,加入配好的松香、鄰二氯苯,由于密閉不嚴,可接觸到鄰二氯苯危害。
物理因素:設備運轉時產生噪聲。
E打漿、壓濾、水洗
物理因素:該崗位在打漿、壓濾、水洗過程中崗位工可接觸到各類機泵運轉及高溫環境而產生的噪聲及高溫。
F干燥、粉碎
粉塵因素:該崗位在漂洗、干燥、粉碎過程中可接觸到其他粉塵(產品酞菁綠R)。
物理因素:設備運轉時產生噪聲。
(4)氯化亞銅生產系統評價子單元
①氯化反應
化學因素:該崗位在氯化反應時,由于密閉不嚴,有少量物料揮發,可接觸到氫氧化鈉、氯化氫危害。
物理因素:設備運轉時產生噪聲及烘干所需高溫環境。
②冷卻、結晶、包裝
粉塵因素:該崗位在冷卻、結晶、包裝過程中可接觸到其他粉塵(產品氯化亞銅)。
物理因素:設備運轉時產生噪聲。
(5)三氯化鋁生產系統評價子單元
①氯化反應
化學因素:該崗位在氯化反應時,由于密閉不嚴,有少量物料揮發,可接觸到氫氧化鈉、氯化氫危害。
物理因素:設備運轉時產生噪聲及烘干所需高溫環境。
②熔融
物理因素:設備運轉時產生噪聲及烘干所需高溫環境。
③冷卻、包裝
粉塵因素:該崗位在冷卻、包裝過程中可接觸到其他粉塵(產品三氯化鋁)。
物理因素:設備運轉時產生噪聲。
(6)四氯苯醌生產系統評價子單元
①氯化反應
化學因素:該崗位在氯化反應時,由于密閉不嚴,有少量物料揮發,可接觸到反應產物氯化氫危害。
物理因素:設備運轉時產生噪聲。
②出料、烘干、包裝
粉塵因素:該崗位在出料、烘干、包裝過程中可接觸到其他粉塵(產品四氯苯醌)。
物理因素:設備運轉時產生噪聲及烘干所需高溫環境。
2)儲運工程
①儲罐區評價子單元
儲罐區主要儲存硫酸、鹽酸、硝酸、液堿、鄰二氯苯、烷基苯、甲醇、正丁醇、三乙胺、氯苯、氨水、次氯酸鈉溶液等液態原料及副產。該崗位在可能接觸到的職業病危害因素有硫酸、硫化氫、鄰二氯苯、甲醇、氯苯、氨、噪聲。
②物料運輸評價子單元
粉塵因素:在原副料、產品、中間產品、副產品等在運輸過程中存產生的物料遺散,其作業過程中崗位工可接觸到其他粉塵、硫酸、硫化氫、鄰二氯苯、甲醇、氯苯、氨、二甲苯及車輛、設備、機泵等運行時產生的噪聲危害。
3)輔助工程評價單元
(1)導熱油爐及噴霧干燥系統評價子單元:導熱油鍋爐為天然氣鍋爐,設備運轉及天然氣燃燒可產生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一氧化氮、二氧化氮、噪聲、高溫、熱輻射危害。
(2)甲醇制氫系統:甲醇制氫工藝過程中存在的職業病危害因素主要有:甲醇、一氧化碳、二氧化碳、高溫、噪聲等。
(3)維修車間:檢維修作業若采用電焊維修可能會產生電焊煙塵、紫外輻射(電焊弧光)、一氧化氮、二氧化氮、一氧化碳、二氧化碳、錳及其化合物、臭氧等有害物質;打磨作業存在砂輪磨塵及噪聲。
(4)化驗室:室主要是負責原料、中間品、產品質檢(所含雜質比分測定)工作,化驗員在現場取樣時可接觸到作業場所存在的職業病危害因素以及在化驗室質檢分析時可接觸到氫氧化鈉、氯化氫等化學試劑。
(5)控制中心:此中崗位工作業時可接觸到噪聲及視屏危害。
(6)循環水系統:此系統崗位工巡檢時可接觸到各種泵運轉產生的噪聲危害。
(7)污水處理站:此系統崗位工巡檢時可接觸到其他粉塵(絮凝劑)、硫化氫及各種泵運轉產生的噪聲危害。
(8)供電系統:此系統崗位工在電路維護、配電輸送過程中,崗位工可接觸到工頻電場、噪聲危害。
(9)氮氣及壓縮空氣供給:該系統崗位工在巡檢、設備啟停等過程中可接觸到設備運轉時產生的噪聲危害。
該項目工藝生產過程中存在的職業病危害因素匯總:
粉塵:其他粉塵(產品耐曬紫23精品)、其他粉塵(產品酞菁藍β-R)、(產品酞菁藍B-RH(15:0))、(產品酞菁藍BGS-RZ(15:3))、其他粉塵(產品酞菁綠R)、其他粉塵(產品酞菁綠G)、其他粉塵(產品氯化亞銅)、其他粉塵(產品三氯化鋁)、其他粉塵(產品四氯苯醌)、其他粉塵(絮凝劑)、電焊煙塵、砂輪磨塵等。
化學因素:氫氧化鈉、硫酸、氯化氫、氨、氯苯、甲醇、鄰二氯苯、尿素、氧化鈣、二甲苯、一氧化碳、一氧化氮、二氧化氮、錳及其化合物、臭氧。
物理因素:噪聲、高溫、工頻電場、熱輻射、低溫、紫外輻射(電焊弧光)。
備注:其本項目涉及高毒物品有:氨、一氧化碳;通過用量、接觸因素、接觸人數分析,應將氯氣視為重點關注因素。
二)職業病危害因素接觸水平
1、化學有害因素風險評估分析
對擬建項目正常運營過程中可能產生的化學有害因素選用《工業場所化學有害因素職業健康風險評估技術導則》(GBZT 298—2017)中半定量評估法,對其進行分析、評估。得出以下結論:
1)耐曬紫產品生產系統評價子單元結果顯示如下:
①耐曬紫產品生產系統評價子單元烷基化工段作業崗位接觸的氫氧化鈉、氯苯風險等級為中等風險。
②耐曬紫產品生產系統評價子單元硝化工段作業崗位接觸的氫氧化鈉風險等級為中等風險,氯苯風險等級為高風險。
③耐曬紫產品生產系統評價子單元還原工段作業崗位接觸的鄰二氯苯、氫氧化鈉風險等級為中等風險,氯苯風險等級為高風險。
④耐曬紫產品生產系統評價子單元縮合、閉環工段作業崗位接觸的鄰二氯苯、氯苯風險等級為高風險,氫氧化鈉風險等級為中等風險。
⑤耐曬紫產品生產系統評價子洗滌、烘干作業崗位接觸的鄰二氯苯、氯苯風險等級為高風險,氫氧化鈉風險等級為中等風險。
⑥耐曬紫產品生產系統評價子成品制備作業崗位接觸的二甲苯風險等級為低風險。
2)酞菁藍產品生產系統評價子單元結果顯示如下:
①酞菁藍產品生產系統評價子單元酞菁藍β-R產品
A催化反應作業崗位接觸的尿素、硫酸風險等級為高風險,氨風險等級為中等風險。
B真空脫溶、水煮作業崗位接觸的氨風險等級為中等風險。
②酞菁藍產品生產系統評價子單元酞菁藍B-RH(15:0)產品
A酸脹工序作業崗位接觸的硫酸風險等級為高風險。
B酸處理、漂洗工序作業崗位接觸的硫酸風險等級為高風險。
C堿處理、漂洗工序作業崗位接觸的氫氧化鈉風險等級為中等風險。
③酞菁藍產品生產系統評價子單元酞菁藍BGS-RZ(15:3)產品
A酸煮工序作業崗位接觸的硫酸風險等級為中等風險。
B漂洗工序作業崗位接觸的氧化鈣風險等級為中等風險。
C堿煮工序作業崗位接觸的氫氧化鈉風險等級為中等風險。
3)酞菁綠產品生產系統評價子單元結果顯示如下:
①酞菁綠產品生產系統評價子單元酞菁綠G產品
A催化氯代反應作業崗位接觸的氯化氫風險等級為高風險。
B真空脫溶、水煮作業崗位接觸的尿素、氨風險等級為中等風險,硫酸風險等級為高風險。
②酞菁綠產品生產系統評價子單元酞菁綠R產品
A催化氯代反應作業崗位接觸的氯化氫風險等級為高風險。
B氯化工序作業崗位接觸的氯化氫風險等級為高風險。
C回流、蒸餾作業崗位接觸的鄰二氯苯風險等級為高風險。
4)氯化亞銅生產系統評價子單元結果顯示如下:
氯化亞銅生產系統評價子單元氯化反應作業崗位接觸的氯苯風險等級為高風險,氫氧化鈉風險等級為中等風險。
5)三氯化鋁生產系統評價子單元結果顯示如下:
三氯化鋁生產系統評價子單元氯化反應作業崗位接觸的氯苯風險等級為高風險,氫氧化鈉風險等級為中等風險。
6)四氯苯醌生產系統評價子單元結果顯示如下:
四氯苯醌生產系統評價子單元氯化反應作業崗位接觸的氯化氫風險等級為高風險。
總結:綜上所述,該項目主體工程作業場作業崗位接觸的化學危害因素風險等級為高風險。
2、物理因素對職工健康影響分析
對擬建項目主體工程作業場所存在的噪聲危害進行預測;結果顯示主體工程作業場所噪聲聲級未超過85dB(A),對作業人員影響較小。
六、評價結論與建議
1)評價結論
根據《建設項目職業病危害風險分類管理目錄》(安監總安健〔2012〕73號)的規定,擬建項目為第十三款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第四條涂料、油墨、顏料及類似產品制造,屬于職業病危害“嚴重”的項目。
在正常生產條件下,擬建項目在采取可行性研究報告和本評價報告所提職業病防護措施、建議及、正確佩戴個體防護用品的前提下,預測擬建項目在正常生產運行過程各崗位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的預期接觸水平不超過職業衛生相關要求,基本符合國家和地方對職業病防治方面法律、法規、標準的要求。
2)措施建議
職業病防護措施、個體防護措施、應急救援措施、職業健康監護措施
職業衛生管理措施 、職業衛生專項投資補充措施 、其他補充措施
七、技術審查專家組評審意見
2019年3月1日, 寧夏宏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建設單位),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建設項目職業病防護設施“三同時”監督管理辦法》等有關規定,對寧夏石油化工環境科學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評價機構)編制的《寧夏宏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年產高耐曬牢度、高耐氣候牢度、酞菁類高檔有機顏料13500噸,耐曬紫23系列高檔有機顏料1000噸,自產原材料7568噸項目(一期項目)職業病危害預評價報告》以下簡稱《預評價報告》)進行評審;
二)評審結論;
修改后通過。
評價機構按照專家組和專家個人意見及時進行修改、補充和完善《預評價報告》,修改完善后經建設單位復核后提請專家評審組成員確認。確認后,建設單位依據(安監總廳安健〔2017〕37號)”中的附件4形成《建設項目職業病危害預評價工作過程報告》,備查。
八、評價單位信息
評價單位名稱:寧夏石油化工環境科學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寧夏銀川市北京中路441-1號新新大廈8樓
聯系方式:0951-3064596